第三部分 主要建设任务
一、大力开展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具备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财经高端人才。
这项改革是在总结我校近几年开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项改革的基础上,回顾我国财经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培养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本项目将积极推进学校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吸收业界人士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人才培养过程,搭建多种财经教育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方案将整体设计本科与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加强本科与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衔接。着重强化本科阶段的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加强对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夯实其专业基础。研究生阶段着重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相关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将行业组织、学校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不是荣誉,要精心设计、切实实施。改革工作按照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原则进行。2011年确定试点学院和专业,完成课程体系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秋季开始实施。年底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方案设计。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优化方案,形成合理的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校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推广实施。在培养过程中检验方案。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对改革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凝练,形成可借鉴和推广的通用模式。
二、着力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项目也是国家教改项目的一个部分。这项改革的目的是探索符合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促进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高。
本项改革是在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合理定位,避免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营造有利于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特色。
改革试点工作将在工商管理、会计、法律三个专业学位全面推进。具体包括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制度;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突出高水准的案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积极筹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把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国际认证、与国际行业协会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水平;逐步构建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三、积极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育学术精英为目标,积极创新以博士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大力提升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学术”含量,保证学术型人才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代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改革招生机制,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深化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提高科研能力的要求,逐步加大全日制博士生的录取比例,试行研究生硕博连读制度;完善接受校内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制度,加大对学生研究和创新潜质的考察。
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过程管理。改革学制,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监控教学质量,改革论文指导体制。强化学术型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导向,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紧密集合。拓展研究生奖助渠道,完善奖助体系。改革学位管理,建立严格的淘汰制和质量保障体系。
明确导师的学术权力和职责,建立健全导师激励与约束机制。
四、积极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优势学科群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打破院系围墙,以国家、北京市重点学科为主要力量,对学科开展战略性结构调整和重组,构建若干具有财经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使学校保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主干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优势特色学科群将按照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原则凝炼学科方向;通过构建生态学科环境,促进学科的交叉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通过创新与突破,使学科定位更加准确,特色更加突出,打造学科比较优势,使学科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五、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继续实施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三个层次,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带领学科追赶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重点解决学校名师名家严重不足的局面,并围绕学科领军人物形成若干个优秀创新团队。
引进和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以挂职、培训等方式增加实务经验。
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青年骨干教师的国内外培训、项目资助等方式,送出去、引进来,鼓励、支持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尽快成长为优秀学术带头人。
为完成上述任务,学校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大力营造人才工作的和谐环境 ,搭建人才事业发展平台;加大财力投入,以项目带动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创新教师培训机制,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新用人体制,加强兼职、客座和名誉教授的聘请与管理工作,有效利用社会优质人才资源;成立学校教师遴选委员会,完善程序,严把进人关;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教学科研分类考核办法,明确不同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健全晋升、聘任、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规范教师兼职兼薪;改革教师薪酬分配办法,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相结合为导向的分配办法;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逐步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
六、努力打造创新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经平台
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加强校内外科研合作,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学校的“精品战略”工程,探索建立科研实验区,打造科研创新平台。以提高科研成果质量为核心,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增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国际化程度,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注重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的研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发展新研究方向,围绕基础理论、应用对策、咨询服务中的重大问题,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教学与科研要良性互动,以科研促教学,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学校优先培育“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培育“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防经济与和平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培育一批协同创新方向。
加强科研资源建设,创办学校出版社,争取增设新的学术期刊,筹建学术期刊出版中心。通过举办高层次讲座和学术研讨,加强与校外的学术交流,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力,打造我校的品牌论坛。
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学科及社会资源,加快推进学院南路校区东南角“科技金融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建设好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积极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地方政府、产业联系与合作,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生活的财经平台。
七、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利用国外优质办学资源,完善国际化办学的地区和国家布局,重点选择国外知名院校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交流、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学校的国际化建设进程,促进学校发展,提升我校的国际地位。
以“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大力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研究,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加强这些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带动和支持作用。不断提高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将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国际化学院。
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搭建国际科研合作虚拟平台,整合全校资源,集中优势学术科研力量,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合作,推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建设,形成实质性制度化的国际科研合作关系,力求产生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学科前沿有所作为,实现科研“走出去”战略。
加大推进国际论文发表力度,重视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发表;积极寻求与境外知名大学、企业、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合作办学、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共建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生;实施好教育部中外合作国际税务硕士特色项目试点;积极参与国际机构专业评估和认证。
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
努力扩大学生境外交流,推动与境外大学之间的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实施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大力促进学生海外学习;推进学生境外实习,加强对学生境外的社会实践、跨文化交流的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际性竞赛。
努力提高国际学生的培养能力。改革留学生管理体制,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培养方案,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质量;努力打造一支用外文工作的授课教师和导师队伍;加强不同层次外文课程的建设,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外文教材;加强对外汉语的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开拓海外办学渠道,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举办孔子学院、建立海外分校等,以特色求合作、求发展,以特色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十二五”期间,学校争取与巴西伯南布哥大学、阿曼高等教育部、日本明治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财经大学共建国际商学院。
八、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充分认识大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把握大学管理的内涵,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坚持严格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注重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把管理工作精细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执行力,形成有利于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并颁布实施《中央财经大学章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监督问责机制,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学术组织的组成原则、权力、职责以及规则,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咨询与决策作用。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完善校务、院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适时整合、优化学院设置,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建立一套有利于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评估体系,资源配置向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工作环节倾斜,向能够科学谋划、工作落实到位、管理水平高、教育质量优秀的学院倾斜,增强学院活力,提高管理效率。
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后勤运营机制,逐步形成现代校园物业管理模式,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探索设立学校理事会,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产学研合作、促进就业、筹措和管理大学发展基金的重要机构,扩大与行业、企业共建和密切合作,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九、大力推进沙河校区和数字化校园建设
大力推进新校区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完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汇聚资源,构建绿色校园。
根据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从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原则出发,适时调整沙河校区和学院南路校区学生分布,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在办公用房严重不足、且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善的条件下,合理调整配置,大力提高办公用房的使用效率。
以先进和超前的管理理念为引导,从现代化大学建设和科学化管理的高度,集中力量,统筹协调,规划和切实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做到网络数字化对教学、科研、学生、干部人事、行政、教辅、后勤管理及校院务信息公开等全覆盖,大幅度提升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努力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争取北京市政府的支持,通过在沙河校区附近建设教师公寓、提供周转住房以及团购等多种渠道,努力帮助教职工解决安居问题,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顺应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认真总结学校发展的优良传统,传承学校数十年发展形成的独特精神品质,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内涵,大力培育校园文化,着力加快沙河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通过制定学校章程确定校训、校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精神。开展校训、校情、校史教育,用“中财精神”凝聚人心,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热情;健全规章制度,以文明、民主、科学的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有序的制度环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使广大师生员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活跃思想、增进团结,促进校园文化品味不断提升。
积极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营造崇尚学术、求实进取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培育师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端正学术风气,恪守学术道德;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规范行为举止,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明氛围;突出文化内涵,建设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大学校园,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