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本条件与发展环境
一、基本条件
(一)人才培养
1. 规模与结构
截止2010年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学生12,478人,比2005年底的7,382人增加了69.03%。其中,本科生8,304人,硕士研究生3,232人,博士研究生543人,留学生399人,分别比2005年底增加了57.65%、91.23%、143.50%和 52.29%。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由2.7:1提高到了2.2:1。培养本科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学科)数分别从38、42、4、15个增长至41、64、10、25个。学校已初步形成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
2. 教学基础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留学项目”首批46所高校之一;国家精品课程达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4门;有58本教材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获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
3. 培养质量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培养本科学生6,901人,硕士研究生3,964人,博士研究生356人,留学生149人(学历生)。其中,本科毕业6,659人,毕业率达到96.49%;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全部毕业。本科毕业生有6,597人取得了学士学位,占毕业学生总数的99.07%;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全部取得学位。有1,928名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占毕业生总数(不含港澳台)的28.91%。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3%和97%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008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成绩为优秀。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评估,成绩优异。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APEC未来之声”等活动中,我校学生均有出色表现。
(二)学科建设
“十一五”期间,“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工商管理、政治经济学、经济信息管理和跨国公司管理等4个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在2008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第3位;法学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第19位。
2010年,学校新获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金融、国际商务、应用统计、税务、保险和资产评估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目前,学校所设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①],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和统计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②],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法律、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国际商务、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和审计等11个专业学位授予权[③]。统计学、保险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市场营销、税务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有7个。我校多学科办学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师资队伍
截止 2010年底,我校有专任教师924人,比2005年底的 563 人增长了64.12%,生师比17.59︰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比例由2005年底的 73% 提高到2010年底的84.7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由179人增加到 547人,由32%增加到59.2%。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授、副教授由2005年底的90人、199人增加到 204人、318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22.08%、34.42%。
目前,教师队伍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9人、全国教学名师2人[④]、北京市教学名师7人[⑤]、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6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科研经费连年大幅增长。纵向课题立项达301项,横向科研项目1,03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项目92项;共发表论文8,956篇,其中,CSSCI论文1,947篇;出版专著421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56项;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770场。科研经费五年合计达12,964万元。
科研成果的质量不断提高。《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研究》被选编入中宣部《成果要报》2007年第52期,上报中央领导和机关参阅并引起高度重视;《人民币国际化:基本判断和近期选择》等多篇高质量研究报告,报送到有关部委,为国家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分析报告》等标志性成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
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试点项目——“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2006年,学校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建北京市目前唯一具有财经创业企业孵化功能的财经创业园及留学人员创业园,2009年,成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到2010年底,已有在孵企业42家,注册资本金达 2亿多元,产学研一体化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五)国际化办学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国际交流渠道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
五年来,学校举办国际研讨会60余场;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100余人次,接待来访1,500余人次;承办并主持了“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之“首都学生与诺奖大师面对面活动”;有197名学生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46名学生入选“中国大学生赴英实习项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赴境外实习项目录取率名列前茅;“中美法学院学生互换与合作培养”学期项目获美国律师协会(ABA)批准认证;有51名外籍教师在我校长期任教,173名外籍教师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承担1—2门课的教学工作,220名外籍人士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世界顶级经济学家获聘我校荣誉教授。截止2010年底,学校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留学生在校生规模从2005年底的235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399人,其中,学历生占留学生总规模的82.21%,生源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先后成为接收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自2006年承担国家援外培训项目以来,学校已对81个发展中国家400名政府财经官员进行了高质量的培训。
(六)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
到2010年底,学校占地面积1,027,165.29平方米,九项校舍面积达311,933.25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投资9.94亿元,新建校舍19.02万平方米;学院南路校区研究生公寓、科研教学综合楼相继投入使用;沙河新校区正式启用。
通过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学校财务状况明显改善,五年间年均经费增幅达18.1%。固定资产总值从4亿元增加到11亿元。
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图书馆藏纸质图书由91万册增加到136.81万册,电子图书达10,944GB;建成了经济社会仿真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教学设施,完成了覆盖两校区的校园网络系统及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七)校园文化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主题教育活动、学术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化交流活动、艺术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学校共组织思想政治类、学术科研类、文化交流类、文艺体育类和公益实践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6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总结了学校的发展经验,确立了新的校徽、“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担当责任、勇往直前”的中财精神。
二、“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的经验
(一)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必须加深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面临变革的重要时刻,要勇于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高水平大学发展之路。
(三)必须坚持将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永葆学校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四)必须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好学校,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以共同的事业团结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国家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学校实施精英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主动改革创新的意识,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我们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校转型的变化相应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二)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我校各学科发展还不够平衡,整体学科架构还较为单薄,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且具备国际影响的学科较少,学科建设的主体和责任还不够明确。在做强优势学科的同时,对弱势学科的支持力度需要加大;教师队伍中,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还须加强,青年教师的成长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仍需增强。
(三)科学研究能力应大力增强。科研组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原创性成果和科研精品有待增加,整体学术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急需加快。经过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之上,但学校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创新等还不够,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机制需调整和理顺,现代大学制度还需深入探索、加快建设。
(五)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校园环境等与师生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沙河校区建设资金缺口大,急需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建设。
四、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新一轮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等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由此,引发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新变革。
1.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都在稳步向前推进,并要求大学更多地与社会和企业联系,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要求的变化。
2.各国纷纷制定国家层面的战略对策,集中体现在高度重视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加快抢占世界学术高地。如德国启动了“精英大学”计划,日本制定了重点建设3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俄罗斯开展了创新型大学建设,印度、巴西等国也在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各国都力图通过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主张以整体知识观来整合大学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具有宽广的视野、批判性思维和明晰的表达能力, 形成独立而又成熟的人格。
4.全球人才竞争加速了高等教育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高校校园已延伸到国外。
5.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深远,信息爆炸、开放课程、授课方式改革等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其核心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绕这一核心,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扩大国际化程度,使重点建设的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高水平大学都取得了快速发展,重点财经院校也完成了规模发展和学科布局,各校基本上形成了优势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提升办学层次、保持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内涵式发展”成为“十二五”时期各校的主要发展战略。强调办学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鼓励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建立强强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构成了“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