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指标
一、发展目标
从2011年起到2015年,通过建设具有财经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创新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经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推进基础能力和现代大学制度两项建设等举措,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提高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为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思路
根据我校的阶段发展特点,“十二五”时期,学校事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用好两个抓手,突出三个着力点,完成十大建设任务,努力开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局面。
一个核心: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两个抓手:以“211工程”、“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主的学科建设和以“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个着力点:完善学科布局与构建特色学科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十大建设任务:大力开展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积极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创新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经平台、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力推进沙河校区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主要建设指标
(一)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科学论证培养目标,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1.总体规模与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我校由于新校区投入使用晚且还在建设之中,因此,在特别注重和加强质量提高的同时,还要按照实际需要继续完成计划内的新校区建设,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要根据新校区的建设进展,合理调整学院和学生布局,改革管理方式,进一步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强校和质量提升。
确定办学规模的指导原则是:稳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留学生教育。“十二五”期末,总体规模达到全日制在校生15,900人。
(1)类别与层次(表1)
到规划期末,各类学生的在校生规模分别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4,400人,外国留学生1,500人。具体构成为:
①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000人。
②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00人,硕士研究生3,8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硕士1,600人,专业硕士2,200人。
③留学生:学历生1,000人,语言生500人。
2.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牢固树立“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准则。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保障条件建设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继续深造的比例和就业率,确保将一流的生源培养成一流的毕业生。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校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科学论证各层次、各类人才培养目标,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习、社会活动等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心设计、全面实施,高质量完成国家“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工商管理、会计、法律三个专业学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建立过程评价体系,探索形成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形成一套符合国情、校情、各学科特点的不同人才规格分类质量标准和差异化评价方法。
(3)加强质量保障条件建设
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生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的投入、师资力量等资源配置以及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
加强教育教学制度建设,规范教学过程。完善本科生学分制和导师制,严格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加强诚信教育,探索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考试管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加大淘汰力度,严格保证毕业和学位授予质量;完善集体备课、助教、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等制度。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教授为本科生完整讲授一门课程,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
大力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按照新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教材体系,建设本科生和研究生精品教材,大力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整合、扩建案例教学库,实现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案例资源共享;完善国家、北京市、校和院精品课程体系,大力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重点建设20门研究生精品课程、15门研究生实验课程;积极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试点;充分发挥实践实验教学基地的作用。
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精神,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艺术教育、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丰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自然科学类、文史哲类、社会法律类、艺术类、体育类、职业发展类和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类等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素质教育课程整体质量,以优秀的文化塑造人。
争取更多的国家、北京市建设与改革项目;力争进入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力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0项;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生院[8]。
加大本科教学四项经费(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护费)投入,使四项经费投入比例稳步增长。优先保证实践育人工作投入,逐步提高实践教学经费比重。
加强学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积极参加教育部本科高校审核评估。
(4)加强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等问题,加强主渠道、主阵地建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真理、大胆创新的治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廉洁诚信的优良品质,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杜绝迟到、旷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良现象。
(二)学科建设
在基本完成多学科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体系,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通过“211工程”和“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
1.优化学科体系
(1)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个主体学科门类着重加强其学科水平和完整性建设,其他学科门类着重建设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学科。重点建设的学科如下:
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法学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社会学、政治学;
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理学门类:统计学、数学;
工学门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学门类:体育学。
2.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
加快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和历史,构建若干优势特色学科群;与此相适应,探索建立学术组织管理的新形式,按照学科群设立学术委员会分会,加强学术管理,促进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融。
3.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
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继续加强“211工程”和“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力促进重点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全校学科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使优势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第一层次: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统计学。
大力发挥应用经济学的优势,在国内保持学科排名前列的地位,争取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快统计学学科建设,努力进入全国前列;采取强有力措施,迅速提升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水平,力争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10名的行列;
第二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
进一步加大对上述学科的建设力度,努力将其打造成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学科;
第三层次:除上述两个层次以外的学科。
进一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努力在本规划期内将其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三)师资队伍建设
以规模发展和结构优化为核心,以机制改革创新为基点,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抓好“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师资规模和结构
规划期末,专任教师规模在1,200人左右,外聘教师300人左右;生师比达到16:1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到75%以上。教师数量和各层次教师职务人数要核定、分解到学科和学院。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90%以上,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达到70%以上。
2.学科带头人
到规划期末,争取新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国家和北京市创新团队5个。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以提高科研成果质量为核心,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整体提高学校的研究能力;全面贯彻《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推动和鼓励学院、研究院(所)同校外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制定“中央财经大学2011协同创新计划”,培育若干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以协同创新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力争1—2个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国家2011创新计划”行列,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规划期内,努力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20个;SCI、SSCI等收录论文数量年均增长20%,高影响因子论文逐年增加;争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达到10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达到1—2篇;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立项领域,重视横向课题研究,力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较大增长,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到2015年,年度科研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
整合全校科研资源,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针对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凝练出5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乃至国际水平、有长期研究价值、能形成我校独特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的重点研究方向,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通过加强“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精算研究院建设,将我校的学术水平提升到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继续做好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学校新的形势下,财经研究院转向国别和区域经济研究。力争增加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增设2—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人员达120人。
利用学科优势,产学研用结合,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环渤海经济区建设和北京市创建世界城市多作贡献。
努力实现继续教育战略转型,主要开展在职人员的高端培训。加强管理,严格依法办学,保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成人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达到10,000人。其中,专科生3,000人,本科生7,000人。
(五)国际化办学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继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要进一步集中力量,与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和巩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以“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建设2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主办的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会议达到年均2次以上;大力推进国际论文发表工作,三大英文检索期刊的论文发表数量达到300篇左右;五年内,引进在校完整讲授1门课程的外籍专家学者100名左右;争取50%以上的教师具有3个月以上的海外访学、研修的经历;争取80%以上的学术骨干有在国际知名大学学习、进修的经历;完成工商管理硕士(MBA)国际认证工作[9],积极开展并力争通过全球顶尖管理学联盟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的认证,完成英国精算师协会课程认证工作。进一步推进美国律师协会(ABA)认证项目,整建制引进工商管理博士(D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项目。
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为主渠道,大力促进学生海外学习,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广泛开展短期学生海外访学,争取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0%;争取进入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的“100所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和“100所全英文授课示范学校”;力争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分校。
(六)校园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全力以赴,按照九项办学用房的缺口情况,进一步完善沙河校区的校舍配套建设。规划期内新建项目13个,建筑规模为184,910平方米,满足11,400名学生的入住需求,初步实现沙河校区全日制主体教学区的功能定位,力争沙河校区建设基本完成,为理顺各校区间关系、实现学院南路校区、西山校区及清河校区的规划功能奠定基础。
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不断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优化配置局域网。到2015年,在校内全面普及下一代互联网和无线网,新增网络节点1万个,节点总数达到33,000个,实现万兆进校园,千兆进桌面的连接方式;积极推进基于云计算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在线辅助教学、视频教学、数字展示及虚拟实验和移动学习等教学研究、应用和服务;建成IPV6网络平台,开展基于IPV6的教学和应用服务;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等级保护,逐步实现以重点安全区域为核心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建成多层防护的网络安全体系;推进电子校务建设,建立高效的网络办公环境。
加大对图书、期刊的经费投入,按照教育部每生100册,年度增加4册的要求,到2015年,新增图书45万册以上。加强电子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建设,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程,到规划期末,拥有电子图书60,000GB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