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科研单位、各位老师:
根据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深化线上和线下教学改革经验,切实发挥资深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榜样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不断促进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精彩一课”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周活动,活动主讲教师由我校教学名师、教学方法项目优秀成果者组成。诚邀校内外师生走进课堂、体验课堂、改进课堂。活动时间为2019年11月9日至11月19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日程安排

二、主讲教师及课程介绍
1.宋斌及《期权与期货》课程介绍
宋斌,经济学博士,教授,中财十大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投资系系主任。长年教授本科生层次的《投资学》、《期权与期货》等课程。2016年12月荣获全国第一届经管实验案例教学大赛经济组一等奖,2018年8月荣获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十大“优秀实验教师”荣誉称号。
《期权与期货》是一门主要在无套利均衡框架下研究主要衍生品的市场机制及其定价的课程。首先课程展示了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的概况,依次介绍了主要衍生品的类型。课程还研究了期货市场现代交易制度并指导学生运用期货合约规避价格风险、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期权部分,课程系统阐述期权市场状况和期权类型,研究了期权市场运行机制和交易策略。在连续时间模型部分,我们首先给出期权定价的随机分析基础。然后运用动态复制推导出Black-Scholes-Merton 定价方程及其求解。最后给出等价鞅测度,运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为欧式期权定价。对于风险管理来说,敏感性指标非常重要,这部分将讲授希腊字母和波动率微笑。由于大多数期权无法获得解析解,课程概要介绍了三大数值方法:树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些主流的信用衍生品和如何运用信用衍生品规避信用风险。
2. 文雅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介绍
文雅,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和中西政治思想史。主讲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哲学》、《伦理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我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组以“问题链”的形式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确定为“大学之道”“理想之道”“信仰之道”“家国之道”等十个大主题,以此来整合提炼出大学生成长中重要也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误解和困惑的主要问题。之后,又将每一个大问题细化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子问题,这些小问题之间力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大问题的分解和细化、子问题的设计和解答中,将教学引向深入,让教学既引人入胜,又彰显深度,回应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难题。
3.张云起及《营销风险管理》课程介绍
张云起,商学院教授,曾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等称号,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负责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主讲人,教育部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重大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
《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创新。互联网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市场营销的生态,面对市场营销环境的重大变化,认真反思和总结,将新的营销理论和方法,引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保证市场营销学科鲜活特性。研究制定了“6+1”在线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些资源包括:纸质教材、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在线视频课程、MOOC、视频素材资源库、试题库、营销扑克游戏。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新”、“三合”,即体系新、内容新、形式新;中西文化结合、多种资源整合、理论实践融合。
张老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效果,他探索并实践了“投入循环教学法”,通过备课“四熟”、课前“四清”、课堂“四入”、课后“四醒(省)”的做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艺术,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素质与人格相互统一。
4.尹钊及《高等代数》课程介绍
尹钊,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高等代数”、“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与科学计算方法”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数学、数量经济学、应用统计等。
三十年坚持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教学过程勇于教改和实践,提出和推进财经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财经人才,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自学精讲法、章章总结法、“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式教学方法、“精准施教”教学方法等。2018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中央财经大学特殊贡献奖、2017年获中央财经大学涌金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2015年获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等三十余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财经数学精准教学方法强调:实事求是、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精准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基础、不同财经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精准施教、学以致用。 “精准施教”教学方法在我校“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等多门课程教学中推广。譬如,在“高等代数”课程中,针对多项式数域问题、行列式中拉普拉斯定理、矩阵分块应用问题、二次型定义及标准型问题、线性空间的同构问题、线性变换的值域和核、最小二乘法问题等,采用了“精准施教”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精准结合经济、金融等实际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5.张小平及《法律方法》课程介绍
张小平,法学博士、法学院副教授,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教研室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法律方法》课程适应法学学科实践性特点,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为授课目的,围绕运用一般规则解决具体案件的思维过程,讲授事实认定、法律发现、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漏洞补充、利益衡量、不确定概念类型化、法律修辞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融贯实体法、程序法、比较法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6.姜爱华及《政府采购管理》课程介绍
姜爱华,经济学博士,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第二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采购理论与政策、政府购买服务。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财政研究》《财贸经济》《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十余项成果获省部级等奖励。
《政府采购管理》课程是面向我校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主要讲授政府采购的基础理论、运作流程、规范管理以及介绍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等。该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与之配套编写的教材《政府采购管理》教材获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近年来,主讲人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增加“每周政采播报”翻转课堂环节,在课程演示环节设计“随机挑选演讲者、点评者”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本次公开课的内容为“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部分的学习,学习目标为掌握非招标采购方式的种类、适用条件和运作流程。
7. 傅强及《财经学术英语》课程介绍
傅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主要讲授课程为《财经学术英语》、《商务英语》、《大学英语交流》等。研究兴趣主要为英语教学、安全话语分析与中美关系,曾在《外交评论》、《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翻译出版《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等三部译著。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央财经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涌金奖励基金优秀教学奖、中央财经大学滋兰树慧优秀教师奖、中央财经大学基础课教学奖等多项奖励。
《财经学术英语》课程是一门基于财经内容、训练听说读写学术技能与素养的综合性ESP 课程,主要面向的是已经具备中高级普通英语水平的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旨在夯实语言技能,培养批判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英文学术技能,特别是提高学生在英语环境下学习财经类专业课程和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备的语言技能和素养。本课程是以内容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为核心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融入最新的本土英语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对课程进行优化。
三、 组织与报名
1.面向全校教师开放课堂,根据主讲教师课堂安排观摩交流。
2.2020年度教学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不少于2门次的课堂观摩。
3.2020级新入职教学科研岗教师完成不少于2门次的课堂观摩。
4.请有意参加课堂开放研讨公开课的老师,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观摩,课程信息不再另行通知。
欢迎广大师生现场交流。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系人:杨向鹏 常怡 联系电话:62288708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0年11月5日